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18的文章

關於「青少年犯罪,該誰來負責」

重點摘入 某個年輕人犯了嚴重罪刑(例如情殺好友或酒駕撞死人),父母出面向被害人家屬跪拜道歉,懇求原諒;但是也 有父母冷淡以對,表示孩子深受幫派、同儕團體或大眾媒體影響 究竟一個人的過錯,家庭要負多大責任? 響力大小順序至少有四類:社會、家庭、學校和個人 當然,家庭之內,如果父母之間的價值觀互相衝突,孩子也會陷入矛盾而無所適從,因而降低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力。 在父母的管教態度方面,最可能促成青少年偏差或犯罪行為者,依次有三大類:❶拒絕、疏離、忽視、冷漠的態度;❷過度嚴苛、獨裁威權、好用處罰的態度;❸父母分歧、前後矛盾、缺乏原則的態度。 而從正面來看,最可能防範青少年偏差或犯罪行為者,依次有三大類:❶心中有愛且善於創造親子相處時的正面氛圍;❷民主尊重但謹守理性道德原則;❸原則前後一致且父母雙方一致。 在家庭關係方面,父母的婚姻關係會影響親子關係,親子關係會影響兄弟姊妹的手足關係,三類關係構成家庭關係的整體氛圍,其影響力比父母管教態度更強。家庭關係的品質是重大關鍵, 面對孩子犯道德上的錯誤時,會生氣、責備、解釋原因、變得更嚴格。孩子遇到困難或挫折時,願意找父母尋求忠告;全家常在一起活動(運動、郊遊、拜訪親友等),一起消磨休閒時間或發展共同興趣。 父母較常吵架或暴力相向,不擅長用溝通方式解決衝突,彼此之間很少相互體貼或共同活動;父母常以處罰方式威脅孩子,但又常常沒有執行;父母對孩子表達關愛時會有點難為情,其中尤以父親較嚴重 在家庭關係之中,最嚴重的變態關係是虐待(包括性虐待、身體虐待或精神虐待等)。兒童若被長期虐待,不僅在心中植入憤恨、絕望與矛盾的心情,並在往後的發展種下犯罪的因子;甚至在長大、成家、生子之後,將當年被虐待的經驗複製在自己的下一代,產生病態文化的代間遺傳。